【羊城晚报】15万毫升!中山一院600余名医护人员再献血
为缓解临床用血紧张,9月19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62名医务人员参与献血,短短半天,献血15万毫升!
19日一早,羊城晚报记者在献血现场遇到匆匆赶来的中山一院产科副主任陈海天主任医师。“我们科是‘用血大户’,所以我们科的医生、护士献血都特别积极。”这也是她第9次献血了。

产科为何是用血大户?陈海天解释,产妇如果此前做过剖宫产,再次怀孕时胎盘的位置刚好在上次剖宫产的疤痕附近,再次分娩时大出血的可能性要高很多,有时出血量可达到3000毫升到5000毫升,相当于流了体内大半的血。对于这一类产妇,医院要提前准备好充足的血液。而随着三孩政策的放开,这类凶险型前置胎盘产妇越来越多。
没有谁比医务人员更深知血液对生命的重要意义。据介绍,献血活动得到了积极热烈的回应,报名推文发出仅短短4小时便有600余名医务工作者踊跃报名。报名者中献血次数超过5次的达296人,超过献血10次达80人。记者在献血现场遇到好几位医生刚刚查完房,来不及脱下白大褂就赶过来献血;有护士姑娘下了夜班没有回家,等着献完血才走。

中山一院输血科主任周振海介绍,每年的第一、第三季度血液供应会相对紧张,这与春节和暑假献血者相对有所减少有关。每到供血紧张时,一方面医护人员都会踊跃献血,另一方面医院会鼓励医生在保障急救用血的前提下,尽量节约用血、合理用血。对于预计手术时出血量较大的择期手术患者,可以在手术前一两周先取一部分自己的血储存在医院输血科,以备手术时使用。另外,手术中患者流出来的血,通过回收、处理后,再回输给病人,也可减少手术中的输血量。
据记者了解,今年1月-8月中山一院的手术量比疫情前的2019年同期增长了24%,但通过多种节约用血措施,用血量并没有增长。
中山一院无偿献血28年,默默发挥着广州市无偿献血促进单位的示范作用,持续组织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医务人员们怀着关爱生命的拳拳之心,助力一“臂”又一“臂”,点滴热血聚成一股有力量的暖流,为生命保驾护航。
记者/陈辉 通讯员/梁嘉韵 章智琦 图/刘星亮
报道链接:
https://6nis.ycwb.com/app/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20643/52215320.html?isShare=true
报道日期:2023-09-19